【姓氏起源】
严姓最初是由庄姓得来的。据《元和姓纂》所记载,东汉初年,汉明帝姓刘名庄,按着当时制度皇帝的名字臣民是不能用的。因此一些本来姓庄的人,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必须改为他姓。但放弃自己的祖姓,无疑是辱没祖先。
这时,有一个叫庄严的人,大胆上书皇帝,恳求汉明帝收回成命。可是却遭到了杀身之祸。后来,庄姓人为了纪念这位同族,就改为严姓。直到魏晋之,严姓中的有一部分人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而更多的人则以严姓传后,他们奉庄严为严姓的始祖。这样,就出现了庄、严两姓并存于世的情况。因此后来就有了“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
【全国的分布】
严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天的甘肃的天水和陕西的冯翊、华阴。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贵州一带,魏晋时,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唐至元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今日严姓主要分布在湖北、浙江、江苏等省。
【姓氏名人】
严羽: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宋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沧浪集》2卷,现传世作品有《沧浪诗话》一卷。
严澄:号天池,字道澈,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音乐家,其演奏风格清微淡远,所著的《松弦馆琴谱》一度被琴界奉为正宗,在琴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严可均:字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代文字学家,嘉庆年间举人。撰有《说文声类》、《铁桥漫稿》、《说文校义》等。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福州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任北洋海军学堂教授、京师
大学校长等职。翻译《群学肄言》、《穆勒名学》、《法意》、《名学浅说》等书,译著有《天演论》、《中国教育议》及《严译名著丛刊》、《侯官严氏丛刊》等。
【姓氏文化】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上,是富春江主要风景点。富春山又名严陵山,海拔312米,似屏风般立于富春江北岸。
严子陵为东汉高士,小时候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刘秀继位后,曾召严子陵“谏议大夫”之官位,但严子陵并没有接受,最后他来到富春山上隐居垂钓。据统计,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地,并留下近千首诗文。
此钓台共有两处,右边称为东台,左边称为西台,所以这风景点又有个名字叫“双台垂钓”。两台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东台为严子陵垂钓处,西台为南宋谢翱哭祭文天祥处,还有严先生祠、客星亭、清风轩、静庐等很多著名的景观。
【名人事迹】
严世蕃之客
在小说中,严嵩是出了名的大坏人。在严嵩掌权的时候,他的儿子严世蕃也嚣张一时,一些无耻的士人对严世蕃也极尽谄媚奉承之能事。
有一天,严世蕃与客人对坐闲谈。严世蕃不经意间放了一个屁。这时只见那个客人以手拂鼻,问道:“这是哪来的一股怪香味?” 严世蕃明知对方是在恭维自己,却假装吃惊地说道:“哎呀,我听说出虚恭要是不臭,那就说明病在肺腑之间了,我这不是要坏了吗?”
这位客人听了浑身不自在。但是话已说出,无法收回了。过了一会儿,他又以手拂鼻说道:“倒是还真有那么点儿臭味。” 严世蕃大笑,遂将此事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