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本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

【姓氏起源】

邵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之子召公奭,封邑于召(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称为召公,后又封于燕国(今河北北部)。他派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任太保。在整个周王朝时代,召公的子孙在周王室中地位一直十分显赫。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了燕国,于是召公的后裔就以原封地“召”为姓。汉代以后,召姓后裔又把“召”改成“邵”,从此诞生了邵姓。

【全国的分布】

据有关史籍记载,燕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三国魏晋时,邵姓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唐宋时期,浙江、安徽、福建多有邵姓居住;明初,邵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清朝开始,有邵姓迁至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邵姓主要分布在甘肃、江苏、安徽等省。

【姓氏名人】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精研周易,创立象数之学。著有《宋史》、《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邵光祖:字弘道,河南人,元朝著名学者。好儒学,非圣贤之书不读。吴中学者称其为“五经师”。

邵普涵:今浙江余姚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他还长于经学,撰有《尔雅正义》,成为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他还曾参与纂修《继三通》、《八旗通志》等书。今天的《四库全书》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飘萍:浙江省金华人,近现代著名记者、报人。曾因反袁流亡日本,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著有《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

【姓氏文化】
邵雍墓

邵雍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的山坡上。墓地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南北长89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1764平方米。自宋代起,经明、清、民国时期多次修整,规模宏大。

邵雍墓呈圆锥状,高2米,周长10.8米,沿墓家底部砌有高1米的八角形青砖护冢墙。墓冢墙南侧平面上砌石碣一块,上刻“新安伯”三字。石碣南为墓碑,上书“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墓南建有石坊,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后毁。清乾隆十七年重建。石坊由青石砌成,底柱四根,呈正方形,石坊檐下,挂有“安乐佳城”石厦额。

墓园中央有按堂三间,是1968年在原址上重建。最南端是山门,始建于明宣德三年,清乾隆六年重修。山门面南而开,青砖门墙两边均嵌有石刻对联,上联为“删后无诗啸月嘲风留去壤”,下联是“画前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山方有石刻匾额,上书“邵夫子墓”。在山门通往墓冢的神道两侧有石狮一对,威武庄严。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进行了修葺并建围墙。

【名人事迹】
甘棠遗爱

“甘棠遗爱”出自《诗经·周南·甘棠》。

周初,召公出任太保一职,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西由他治理,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治理。相传,召公在汉水流域了解民间疾苦时,曾在一棵甘棠树下下自己搭了一个草棚,在那里办公、过夜。召公把自己分管的地方治理的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备受辖区及周境内百姓的爱戴。

后来召公死后,人们都很怀念他,精心保护这棵甘棠树,并编了一首歌谣《甘棠》来颂扬他。歌谣的大致意思是: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它,不要砍伐它,不要攀折它,因为召公在这里搭过草棚休息过。这首歌谣不但体现了召公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而且也留下了“甘棠遗爱”的千古美谈。
上一篇:
下一篇: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