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冯姓最早曾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高公,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
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
春秋时郑国有一个大夫叫冯简子,因封地在冯城(河南省荥阳县东部)而得氏。后来,冯简子的后人就以封地为姓。
【全国的分布】
冯姓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到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等地;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等地;到了汉唐时期,冯氏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福建等地;宋代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初明末,广东、福建地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冯姓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姓氏名人】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位20多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
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清末著名的大将军。在年近70岁时,他曾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威名显赫。
冯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朝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佩。
冯玉祥: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由苏俄回国时,在黑海上轮船发生火灾而遇难。
【姓氏文化】
《醒世恒言》是由明末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纂辑的,与《喻世名言》、《
警世通言》合称“三言”。“三言”之中此集问世最晚,出版于天启七年。此书属于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40篇,其主要题材都的来自民间传说,史传和唐、宋小说。
在当时那个年代,《醒世恒言》表现出了成熟的艺术水平。其中反映爱情生活,表现最精彩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一篇;表现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这两篇内容精细,形象十分鲜明,结构巧妙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作者冯梦龙也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名人事迹】
冯玉祥将军题联
1927年北伐时期,在郑州的武汉国民政府要员,邀请当时任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的冯玉祥将军在陇海铁路花园议事。
当时,冯玉祥将军由于事务在身,所以下午两点才到达会场。可是到会场上后冯玉祥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只看见桌子上摆满了点心、水果、香烟之类。直到下午4点,才见汪精卫等人到来。看到几人的到来,冯玉样很是不高兴,即席题了这样一副对联: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冯玉祥将军一生都强调纪律是军队的命脉,致力整饬军纪,并身体力行,赏罚严明。在他看来,不注重的纪律的人是缺乏革命精神的。